深夜书屋 - 历史小说 - 锦鲤娘子(种田文)在线阅读 - 锦鲤娘子(种田文) 第46节

锦鲤娘子(种田文) 第46节

    “太可怜了,也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“唉,你们谁知道在宋掌柜搬来前,这宅子是谁在住吗?“

    何慧芳叹了口气,太造孽了,和身边的庆嫂还有慧婶子说,“香山寺的慧能大师特别好,要是请慧能大师来一趟,给这个可怜的孩子诵经超度,不知道要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“慧能大师吗?我年后去上香,听说他出去云游了……”

    她们正议论着,衙门里的仵作提着个小箱子匆匆赶到了。他望着地上的白骨,急忙放下箱子蹲下来,拿起地上的骨头仔细端详,这时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叫,原来是衙差又从坑底挖出半个破碎的头骨。

    仵作急忙接过捧在掌心,还从自己的木箱子中拿出一枚据说可以放大物体的镜子仔细看。

    “李大人。”仵作沉吟了一会,“这不是人骨,是猴子的骨头。”

    李游正揉着太阳穴苦思,闻言抬起头,急急问,“你凭何断定?”

    “大人你看,此骨面部凸出,下颚厚实,鼻骨极低,这都是猴子头骨的特点。”仵作说道,他当了几十年的差,这些细节还是分得清的。

    李游接过头骨细看,果然不错,为了平息周遭的议论声,下令把猴子的头骨静置在院中半日,供人细看,隔日拿去城外掩埋。

    一场闹剧终于结束,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一阵阵唏嘘声,原来是虚惊一场。

    而钱庄的人手握字据,白纸黑字还有宋掌柜的签字画押,是万万抵赖不得,李游仔细看过字据,转脸对钱庄的人说,“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本官不会阻拦,但打骂乃至伤人,就是触犯律法。”

    “您放心李大人,我们一定规规矩矩的来。”

    李游点了点头,带着人走了,站在铺子前的沈泽秋这才看清楚,这位气宇轩昂的李大人,正是昔日私塾中落魄潦倒的穷书生。

    “看呆了?”何慧芳拍了拍沈泽秋,揶揄了他一句。

    “原来他真当上官了。”沈泽秋抱着手臂望着李游的背影,想起有回去私塾里玩,李游坐在茅屋里看书,秋娟扔了颗小石子打在窗户上,不一会儿门便开了,李游那年只有十几岁,身形瘦的像根竹竿,笑着走出来同他们聊天。

    他还念了诗给他们听。

    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    沈泽秋微笑着摇了摇头,转身回到了铺子中。

    自从店中有了庆嫂和慧婶子帮忙,又靠她们招揽了好几位可靠的女工做活儿,铺子里的工期不仅没耽误,反而更快了,客人定的衣裳一般三日后就能交货,加上安宁新推的款式新颖,生意比以前还要红火。

    安宁一半时间在后院休养,一半时间出来指点庆嫂慧婶子裁衣裳,没过几日花街上就传遍了,沈氏布坊可牛气了,光是帮忙裁衣裳的人就请了两位,而且要想在他们家做工,都是要有熟人介绍才能去呢。

    “嗬,店面不大排场倒是不小。"

    胡氏布坊开在街口,是整条街最大的店面,别的铺子只有一层,他们这儿足足上下两层,不仅卖衣裳,鞋袜帽子,还有女子的脂粉等,不过主要还是靠卖衣裳营利。

    说话的是胡掌柜的妹妹胡雪琴,胡家娘子的小姑子,她今年二十三岁,嘴巴伶俐头脑灵活,私下八卦的人都叫她“老姑娘’,不过这话也就私下说说,谁也不敢当着她的面聊。

    刚才那句话便是胡雪琴说的。

    胡家娘子整理着货架上的布,头也没抬说了句,“你管人家呢?看看你,今年都二十三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哎呀,嫂子,你催什么呀?”胡雪琴最讨厌听这些个,捂着耳朵站起来往一楼走,“我还是去招待客人吧。”

    胡家娘子急忙喊住她,“雪琴,你听一句劝,我喊王媒婆帮你留意着,今年过年前,你的婚事必须定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都配不上我……”胡雪琴提着裙摆,蹬蹬蹬头也不回的下了楼。

    身后的胡家娘子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安宁,泽秋,吃饭了,今儿咱们喝排骨萝卜汤。”

    何慧芳做好了午饭,一边擦手一边走到铺子里叫他俩吃饭。慧婶子今天就一人在家,她男人领着孩子回乡走亲戚,她心里放不下铺子里的活计,留在镇上没有回。

    “慧婶子,你留下一块儿吃吧。”何慧芳中午备饭时就多备了一份。

    慧婶子还要客气,被何慧芳拉住了胳膊,“咱们之间还客气个啥。”

    “唉,说起来我还觉得惭愧,你为了来做活儿,和家里人吵架了吧?”

    慧婶子的男人是个不顶用的家伙,幸好祖宗保佑,家里留下一栋宽敞宅院,租了一半给别人住,一家子靠租金和慧婶子帮工勉强生活,偏偏他心里没半点数,脾气大爱骂人,是家里的土皇帝。

    “没事儿。”慧婶子笑了笑,眼睛亮晶晶的格外有神采,“我现在看开了,我怕他做啥?我手底下管着好几个女工,我比他牛气多了!”

    “所以啊,这回我才没听他的回乡走亲戚,有什么好走的,什么都不比我做事儿挣钱重要。”

    何慧芳笑得合不拢嘴,这话心里听的痛快,“你能这么看最好!”

    因为铺子没人照看,所以午饭通常是摆一张小桌子在铺子和院子交界的空地上,这样能留意着外面的动静,有人取衣裳定衣裳也好及时迎出去。

    “欸,不知道你们听说了吗,咱们镇上新来的主簿李大人,今年二十五了,还没娶亲呢。”

    饭桌上慧婶子说道。

    沈泽秋有些惊讶,以为李游考上功名后早就成家了,没想到至今还是一个人。

    安宁喝了口汤,轻声问,“像李大人这样的青年才俊,应该有很多人和他说亲吧?”

    “安宁你说的一点没错!”慧婶子说完把话锋一转蹙起眉,“不过听镇上的媒人们讲啊,这位李大人眼界高着呢,说了位知书达理,家境优渥的小姐给他,李大人见了面回来二话不说就拒绝了,说什么性子不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偏偏那小姐家里人对李大人是处处看,处处满意的不行,托媒人说再见一次,李大人说什么都不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“许是人家做官的,瞧不上商户人家吧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安宁和沈泽秋对望了一眼,都觉得李游不像这种虚荣的人。

    “或许里头还有隐情吧。“沈泽秋说道。

    慧婶子点点头,露出笑来,“是呢,不过现在女方家人还央着媒人,叫她再劝劝李大人回心转意呢,但我看玄,多半没戏。”

    何慧芳夹了一筷子炒豆角吃,又扒拉了一口饭。

    “依我看,这强扭的瓜不甜!李大人既然不喜欢,女方何必非送女儿上门。”

    谁说不是,可天下多的是执迷不悟的人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晚点二更哦~

    第67章

    “打听了好几日也没寻到要去青州的, 等不起了,明日我准备一下,后天就乘船出发。”沈泽秋说道。

    安宁和何慧芳都有些担心, 青州离桃花镇有几百里的水路,坐船快则两三日, 慢则需四五日, 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日, 让沈泽秋一个人出发,还真有些放心不下。

    “你们放心吧,滨沅镇就有直接到青州的船, 我打听了, 船会直接停泊在青州的云港, 下车雇一辆马车,用不了两个时辰就能到城内。

    沈泽秋倒是淡定, 他准备把银子换成银票贴身藏起来,再穿上一身破旧的衣裳, 就说是去城里投靠亲戚的。再说, 从清源县到青州的这片水域水流和缓, 也比较太平, 他不会遇到啥事儿的。

    家里的生意有庆嫂和慧婶子帮忙, 沈泽秋倒是不担心, 唯一就是最近隔壁宋掌柜的宅子在修葺,钱庄的人急着出手变现, 一日里会带好几拨的人来看房,形形色色的人都有,也不知其底细。

    “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,早些关铺门, 夜晚睡觉前记得再把门窗都检查一遍。”

    临行前沈泽秋又嘱咐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。”何慧芳送他到了清水口,“你的媳妇儿和家,娘一定帮你给看好了,倒是你自己,路上多注意着点儿。”

    “好,娘你回去吧。”沈泽秋已经换上了好几年都没穿过的旧衣裳,袖口和前襟都磨破了,衣裳浣洗过不知多少回,现在已经瞧不出本来的颜色,他还戴了顶旧帽子在头上,背上就挎着个瘪瘪的包袱,怎么看都像是从家里逃荒出来的。

    何慧芳把年前从香山寺求来的辟邪符从兜里掏出来,塞到了沈泽秋的口袋里,拍了拍说,“行,那娘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目送着何慧芳的背影远去,去往滨沅镇的船也靠了岸,沈泽秋和大家一起登上小帆船,这船会开到滨沅镇,去那里换上大木船才能顺着桃花江汇入桑水河,一路到青州的云港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这位爷,您小心脚下。”太阳才升上来没多久,钱庄的人就领着今日第一位卖家上门看房了。

    据说是从隔壁镇子举家迁回原籍,想要买间宅院落脚顺便做些小生意。

    何慧芳正握着竹扫把轻清扫着门前的落叶,唰唰唰一边扫地,一边用余光打量着来人,那人四十多岁,长袍加身,头戴一顶小圆帽,瞧上去倒不坏,比昨日来看房的几位瞧着顺眼多了。

    她可不想隔壁再来一位像宋掌柜这样的缺德邻居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林家马车登了门,许久不曾露面的林举人的孙女儿林宛下了马车,三四个月不见,林小姐竟然又长高了半寸,人也苗条不少,原先有些婴儿肥的脸颊也抽了条,下巴尖了,鼻子也挺了,从一位懵懂的小姑娘出落出几分大姑娘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林小姐,您可是稀客了,好久没见您出来逛了。”安宁正好在铺子里,望见林小姐,慢慢的走上前。

    林宛微微一笑,“我今年去了外祖家过年。”

    难怪没见她来做新衣呢。

    “林小姐有合心意的吗?”安宁问道。

    “听说你们家的锦缎和绸缎做的衣裳特别好看,我想试一试。”林宛说着往铺子里走了几步,指着一块水红色的绸缎,上面绣着大朵红白交错的芍药花,特别的明艳好看。

    安宁让庆嫂把那块料子取下来给林宛细看,林宛摸了摸,见这料子滑顺,做工精致,心里便更加的喜欢了。

    不过她是属于小家碧玉似的女子,文雅中略有几丝俏皮,这种大红大艳的料子,恐怕会抢了人的风头,但难得她喜欢,安宁想了想说道,“林小姐不如做件纯色嵌花边的上襦,下裙配这块花料子,这样浓淡相宜,会比花团锦簇更加亮眼,也符合您的气质。”

    林宛想了想便同意了,反正只要是安宁说的款式,最后穿上身效果都好极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会参加云衫阁举行的比赛吗?”

    量了尺码交了定金后,林宛随口问了一句,她的外祖家在青州城,云衫阁是青州城最大的布坊,林宛和外家姊妹一块儿去逛过,觉得安宁裁剪的衣裳和云衫阁的比较起来也不分伯仲,唯一的区别大概是料子不同,还有绣活没那么精致罢了。

    云衫阁每两年都会举行一次比赛,各家布坊无论大小均可参赛,获奖的可以加盟云衫阁并拿走奖金。

    “我并未听说过,林小姐是从哪里听的消息?”安宁有了些许兴致。

    林宛蹙眉想了想,“我是听云衫阁里的伙计说起知道的,不过怎么比,怎么参加,我就不太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我觉得你要是参赛,一定能拿奖。”

    林宛歪着头笑着说,有一点点娇憨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谢林小姐。”安宁浅浅一笑,在心中暗想要去仔细打听一下云衫阁,还有云衫阁举行的这个比赛。

    送走了林宛,何慧芳瞧着林家马车咕噜咕噜远去,心里忽然有了些许想法。

    “安宁,你说李大人和林家小姐可相配?”

    安宁沉吟了一会儿,林小姐出自书香门第,李游是读书人,两个人或许能说到一块儿。

    “我瞧不出来。”安宁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因为她又想起了许彦珍,那位许小姐也是知书达理的类型,李游就不喜欢,或许他自己性子沉稳,便想找个热情开朗的互补一番吧。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何慧芳把扫成一堆的破叶灰尘用铲子铲起浇到了路边大树底下,她瞅着还挺合适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快到晌午了,安宁坐在柜台后慢悠悠的做了几枚盘扣,一朵朵如盛开的花朵,是要缝在女衫前襟上的,即实用又好看,好多女眷就是冲着这些精致的盘扣过来的哩。